祭扫仪式有哪些流程

春节已经到来,很多人会选择在春节祭祖,那么祭扫仪式有哪些流程呢?仪式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各个事务仪式的神圣性保证了这些事务在人类心中的重要性。根据传统礼仪精神,考虑现代社会生活实际,我们建议祭扫仪式如下:

主祭就位,与祭人保持肃静,祭礼开始。

祭礼以哀荣为原则,《论语·子张》曰:“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对逝者生前的尊重,在他逝去后以哀伤作为表达。而荣则源于逝者生前为家人建立的被肯定的社会联系,以及在各种社会网络中得到的肯定。所以祭礼需要主祭与祭人的参与。

二、主祭净手、戴手套、擦拭墓碑。

拜祭墓碑代表着先辈思想的传承,思想传承主要以家教为内容,擦拭墓碑这一行为则表达了希望先辈思想得以光明显耀的意味。

三、主祭再次净手,依次三净。

敬花、敬香、敬酒、敬馔等。根据实际选择恭读祭文。初献、亚献、终献分别由主祭与祭人担任。

主祭诵读祭文。

祭文中可报告逝者事迹、品德、成长、经历、个人成就等。

五、众人行三鞠躬礼。

此时非主祭,但一心有话说的人要允许他宣讲、汇报个人家庭生活情况。此时的语言陈述是自然、亲切的。

六、撤撰、分胙、奉献完毕。分享祭礼的食物,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七、再次清洁墓碑,以示新周期的开始。

八、主祭报告行谊,总结祭礼意义,告慰先祖。

礼毕,宣告纪律结束。

仪式具有一定的的神圣性,建议根据传统礼仪“敬、静、净、雅”的核心精神,也考虑自身实际需要,选择简约、文明、庄重的祭扫仪式。

祭扫活动为什么要净手?

祭扫活动中,为什么要净手?

洗手的重要性西方直到十九世纪科学家们发现了细菌理论才被普遍的接受。但是反观中国,虽然古人不了解细菌的理论,可是从上古时期开始,沐浴盥手的重要性就在礼仪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洗手的礼仪称为沃盥礼。卧罐里的普遍使得中古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欧洲在文明与卫生程度上显著性的拉开了差距。

两千六百多年前,晋文公就曾经因为祭礼中洗手,不符合沃盥礼被夫人一通臭骂,差点引发了外交事故。当时晋文公洗手后,把水甩到了秦国的公主他的夫人怀莹身上。怀莹因此大怒,说,我是秦国的公主,秦晋门当户对,你凭什么看不起我?晋文公吓得赶紧道歉。可见啊洗手的首要目的固然是为了去垢。就像王充曾经说过的那样,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但是进入礼仪洗手也是为了表达足够的尊重。传统的四时之祭。主人以下举行祭礼之前的三日,便要开始斋戒沐浴,这就是以去垢的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也希望通过沃盥之礼,祈祷祖先的亡灵,保佑后代的健康和幸福。我们会看到,在传统的祭礼现场洗手的区域是专门辟出的,也有专门洗手的礼器。

盥这个字形很直观的反映出古人洗手的样子,就是两只手在上方用水交流。下面有一个接水的器皿,那个浇水的东西就是匜,接水的器皿通常是盘,完整的沃盥礼仪是这样的。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受巾。也就是最终要擦干净双手,再开始实行祭礼。

在古人看来,祭祀这类的大事,要非常虔诚的表达诚意,有斋戒(三日、一日)的传统。这在现代生活中,显然不能够达到,所以我们一般在拜祭前,以净手的仪式来替代。

时至今日,很多年轻人对于祭祀的仪式和内涵也有许多新的理念和想法。时代在发展,传统在变革,无论形式如何改变,思念如故。祭祀是为了表达一种怀念、敬畏之情,首重内心。

村里的丧事

一个冬天的晚上,我正在河边散步,突然听到有人大喊一声“有人跳河了!”,我心头一紧,“上海这么繁华的城市,还会有人想不开?”

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村庄不大,方圆就几公里,用不上小半天就能从东头走到西头,从南头走到北头。

村子有两条河,一条在外面,一条在里面,外面那条河围绕在村子外面,跨过一座石头桥,就把过去和现在分开了,那里有一块块绿油油的田地也有一座座坟茔,村里人称那里为“北边”,如果有老人走了,村里人就说:他到北边去了。

里面的那条河贯穿在村子中间,从东到西弯弯曲曲地流淌着,安安静静。那是村里人挑水,洗菜,淘米,养鱼养鸭的地方,也是夏天洗澡冬天掏淤泥做地里肥料的地方,更是日子过得艰难时纵身一跳的地方。

然而村里人会镇定地挪回来那一个个熟悉的但是又被河水泡得变形的身体,熟练地给逝者换上干净的衣服,摆在堂屋里,门口放一个八仙桌,上面摆几个干净的小碟子,里面装满了葡萄干花生米大核桃香瓜子,桌子后面挂着一张大大的白纸,上面写着黑色的“奠”,两边挂着“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一幅挽联。

孝子贤孙披麻戴孝,请来几个会哭丧的民间艺人一起跪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诉说着逝者的一生辉煌,扯着嗓子装模作样地喊几声“娘啊,爹啊”,磕几个头,上几炷香,旁边的人就开始拉他们起来,“您节哀顺变,该招呼客人了。”

孝子贤孙抹去眼角几滴眼泪,开始招呼客人,宴席是前几天就预定好的,八荤八素,毛巾,香烟,饮料,洋河酒都是基本配置。客人满意地点点头,剔剔牙,吹吹水,似乎已经忘记了屋里还躺着一个永远不会再见面的自己人。

到了第三天,再请来几个吹吹打打的会唱戏的热闹一番,让逝者最后一次享受人世间的富贵荣华。等吉时一到,鞭炮声响起,随着一声大喊:“起”,孝子贤孙一齐哭声震天,披麻戴孝神情肃穆地扶着灵柩,一路撒钱,伴着夕阳,跨过村后的那座桥,跪在风水师选好的那块风水宝地上,逝者落土为安。

古代尸体防腐知多少,秦始皇遗体竟和咸鱼同车运输?!

说起古人对于尸体的防腐处理,那可是流程与工序都非常复杂的技术活儿。

且每个朝代所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更蕴含着许多现代科学的知识,堪称古人智慧的巅峰体现。

一般而言,古代帝王在下葬前要先入殓,又分小殓大殓

小敛之前,要先沐浴,用香汤浸泡尸体,沐浴洁净过后,再用白酒对尸体全面擦洗,力求每一处细节,甚至是毫发都要清洗干净。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洗去皮肤表面的细微污渍,让死者的仪容尽可能保持鲜亮色泽,二则是为了消毒。

毕竟尸体腐烂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表面,而表面如果污渍或细菌过多,会在短时间内发霉腐烂,所以香汤沐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也称为:

浴尸

经过浴尸处理过后的古人尸体

有史可考的浴尸,最早是在东周时期,那时的王室主管祭祀会在帝王死后,率领专门负责入殓的两名官员为其遗体进行小敛。

这两名官员分别是:郁人,裸人

郁人平常的工作,主要负责用郁金香草煮汤,并用黑黍酿酒。

郁金香

等帝王归天以后,主管祭祀就会吩咐裸人,拿出郁人煮好的香汤,以及酿好的黑黍酒去沐浴尸体。

浴尸活动一般选在招魂之礼进行完毕之后,由甸人、管人、祝、外御等多名专职官员进行大殓,即化妆,穿衣等必要环节。

《周礼注疏·卷十九》有载:王崩大肆,以秬。

大概意思为,周朝的帝王诸侯们死后均会沐浴,而过程中擦洗身体主要用的就是黍酒。

如此便能使遗体保持香美的气味儿,而不至于发出腐臭味。

贾公彦所著的《仪礼义疏》有载:大丧筑鬻(yù),则此酒中兼有郁金香草,故得香美也。

郑玄所著《笺》中有载:“秬鬯(chàng),黑黍酒。芬香条鬯也。”

这样做的功效有两种:

1、掩盖尸体因腐烂而散发的臭味。

2、含有酒精的黍酒可以最大限度的消毒与杀菌。

再延伸来讲,酒精能够抑制细菌与真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在遗体入棺之后,因为酒精的挥发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尽快消耗棺椁内的氧气,在短时间内便能建立出无氧环境,使尸体的防腐状态延长,因此在周朝时,但凡是帝王或者诸侯归天,都会采用“黍酒沐浴”的方式进行防腐处理,这在周朝前后,是比较流行的防腐处理办法。

之后随着时代变革与技术发展,古人又发明出使用“”浸泡尸体的防腐方法,就是众所周知的水银

最广为人知的一则例子,正是出土于马王堆的女尸,其尸体表面虽历经千年,却仍能看出明显被水银浸泡过的痕迹,在出土后,考古人员对女尸进行了研究,发现马王堆女尸体内与表面,含有大量硫化汞和乙醇。

而这两种物质也正是水银与酒精中的主要元素,这间接证明了:马王堆女尸也是采用“黍酒沐浴”与“水银浸泡”进行防腐处理,尽最大可能保证了死者的仪容完整。

除此之外,还有最为常用的冰块防腐,即在冰窖内储存大量的冰块,当帝王驾崩以后,会先将尸体放入冰窖内“停灵”,等到入殓仪式结束后再下葬,期间也能最大程度的确保尸体不会腐烂,这种方法在现代也较为常用,只不过现代改为了冰柜,方式大同小异,但作用还是相同。

另外还包括“摘除内脏防腐法”,因为古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人在死亡过后,正是由于内脏率先腐烂,因此才导致其他部位连带腐烂,所以就会先行摘除内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尸体的腐烂速度变慢,从而再用其他的防腐技术二次处理,最大程度的确保尸体不腐,像是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其中最关键的一道防腐程序,正是采用的“内脏摘除”。

还有最为奢侈的一种防腐技术,正是在棺木上做文章,如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极品木材,打造成棺椁,这种棺椁因木材本身足够稀有珍贵,且具备防腐作用,因此能使遗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腐烂。

相同功效的还有金缕玉衣等物,但这些防腐技术存在一定心理作用,即古代帝王信仰用玉石进行陪葬能起到防腐作用,实际并不如传统的防腐技术效果好,且用料昂贵,制作繁琐,因此历史上的相关例子并不多见。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变迁与技术革新,防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最早的香汤沐浴到现代的冰柜冷藏,可谓万变不离其中,都是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进行防腐,当然以古人之智慧,防腐技术与环节堪称异常繁琐,单靠我这一篇文章难以详尽,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到网上去搜一些相关知识,相信会比我阐述的更加细致且完整。

最后再说一则趣闻,秦始皇驾崩时是在出巡途中,按照他所留的遗诏,必须要把他的遗体运回咸阳下葬,但当时恰好是酷暑时节,气候炎热难当,所以为了防腐,李斯和赵高等人就把秦始皇的遗体和腌好的咸鱼鲍鱼装在一起,同时运送,此举正是为了通过“盐”能防腐的作用,最大程度确保秦始皇的遗体不腐,可是不等到达咸阳,即便有咸鱼相伴,其遗体早已臭不可闻,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沐浴清洗更衣…八宝山殡仪馆入殓师团队

每逢清明,殡葬行业的从业者才有机会走到公众的面前,展示他们工作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八宝山殡仪馆就有多个服务团队,为逝者沐浴更衣、组织策划特色葬礼、对逝者家属开展全程陪伴,这些年轻的“85后”殡葬从业者用真诚、专业的服务,让每一位逝者体面地离去,让每一位生者感受生命的意义。

心语抚慰服务

最管用的话语 别让亲人带着眼泪走

31岁的郭鹏飞从外表看只是个瘦弱的女生。作为八宝山殡仪馆心语抚慰服务队的成员,她的主要工作是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逝者家属,如果家属情绪波动过大而不能正常办理业务,她还需要运用心理抚慰技术来安抚家属情绪。

如果有亲人去世,亲属需要在殡仪馆完成确认遗体、遗体告别、火化、骨灰安放等一系列治丧流程,担当起主事的角色。主事亲属大都是直系亲属,他们在确认遗体的时候,情绪波动特别大,常常会痛哭到不能控制自己;在遗体告别的时候,看着眼前的花圈、遗像,往往会悲伤过度不能自拔。但每个治丧环节都紧紧相扣,主事亲属需要完成签字、核对等手续,他们的情绪一直不能自已,会直接导致后面的环节无法顺利开展。

心语抚慰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对逝者亲属展开陪伴服务

如何能让主事亲属尽量快速抽离伤悲,理智地继续完成后面的环节,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抚慰的介入了。“您把眼泪擦一下,别让亲人带着眼泪走。”每到这个时候,郭鹏飞陪伴在主事亲属的身旁,会委婉地说出这句话,而几乎每次说出这句话,主事亲属都会在情绪上有相应的调整。

“这句话非常管用,是在我们大量的实践工作中提炼出来的,既能让亲属正视死亡,又能让逝者安静地离开,还可以顺利开展工作。”

郭鹏飞说,如果家属的情绪依然不能自拔,她就会请家属来到心理工作室,简单聊上几句,让他们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看一些平复心情的视频。

郭鹏飞说,一个逝者家庭的陪伴服务往往要持续三到五天,对于她来说,就相当于这个家庭的临时成员,“悲伤着他的悲伤,痛苦着他的痛苦,这是我们的服务理念,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引导家属平复情绪,理智面对和接受死亡这个事实。”

正是因为女生情感比较细腻,捕捉信息能力强,容易建立信任感,因此心语抚慰服务团队的11名成员全部都是女性,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22岁。

“我们有时候也会陪着一起哭,尤其如果是小孩去世的那种,但该控制的时候一定会控制,毕竟我们还是需要理性地帮助家属完成所有程序。”

故人沐浴服务

最庄重的洗礼 让逝者干净体面地离开

色调淡雅的房间里,在柔和的灯光和轻柔的音乐营造的氛围里,专业沐浴师为逝者精心清洗全身,让他们在最后一程能够干干净净、更体面地离开。故人沐浴是八宝山殡仪馆近年推出的殡葬服务,30岁的杜超在两年前加入团队,成为了一名沐浴师。

调试水流

为逝者沐浴,并不是简单的清洗。杜超告诉记者,沐浴由两名沐浴师共同完成,从头到脚全部都要精心清洗,耳朵、鼻子、口腔、头发,就连指甲缝也不能放过。“有些久病卧床的逝者,指甲有两厘米长,里面全是污垢,背后也会有褥疮,都需要清理。”如果逝者生前注射液体过多,会有液体从针眼处流出,沐浴师也要用棉花和酒精进行处理,否则会弄脏寿衣,让逝者看上去不太体面。

杜超演示为逝者清洗身体

两位沐浴师会相互配合,清洗身体的时候,一人拉着毛巾,另一人伸进去清洗;擦洗后背的时候,一人侧抱住身体,另一人从后面清洗,不会让逝者的身体暴露在外,也尽量减少对逝者的翻动,让逝者感觉舒服。

杜超演示为逝者翻身

相对生者,逝者的身体较沉,有时候为了修剪和打磨指甲或者仔细清理后背,经常需要保持一个姿势好久不动。沐浴的过程一般持续1小时左右,每洗完一次,杜超和同事都会大汗淋漓,但能让逝者干净舒服地离开,他们觉得欣慰。“人刚出生的时候,父母都会给孩子洗澡更衣,离去的时候,也要干干净净地离开。”

谈起为何当起沐浴师,杜超还有故事。两年前,杜超还是湖北宜昌的一名电子产品销售,因为对殡葬行业的向往,他辞职带着女友来到了北京。2005年,杜超的爷爷离世,“爷爷卧床多年,身上挺脏的,但我们老家没有这种服务,用一个被子一裹就入棺了。”那时候的杜超就感觉到,人应该走得更体面,于是对殡葬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与逝者告别

两年前,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杜超得知八宝山殡仪馆刚刚开设的故人沐浴服务正好缺人,于是北上来到北京,从零学起,成了一名沐浴师。实习的时候,杜超的师傅是个女孩,“毕竟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遗体,当着同事还敢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是挺害怕的。”等到杜超真正上手的时候,他告诉自己,躺在沐浴床上的,只是没有呼吸和温度的正常人,“小女生都能做,为什么我不能。”就这样,杜超坚持了下来。

杜超说,从事故人沐浴这一个职业,不仅要过自己的心理关,还要过亲朋好友那一关。当上沐浴师之后,他第一个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他对爷爷离世时的那些感受,表示了理解。直到今年过年,他才敢开口跟父亲、姐姐说,让他没想到的是,父亲很淡定,姐姐却表示反对。最难过的是爱人那一关。虽然两年前杜超带着爱人一起来了北京,但一直骗她说自己在台湾街工作。直到去年10月两人准备领结婚证前,杜超才跟未婚妻坦白,“虽然之前我用日本电影《入殓师》铺垫了一下,坦白的时候她还是愣了,不太敢相信,但后来她跟我说,只要我觉得值得去做,她就不反对。”

个性葬礼策划

最无憾的告别 请生者说出对逝者的爱

今年30岁的董子毅是八宝山殡仪馆的金牌主持人和葬礼策划师,前不久他参与策划的个性葬礼“雨细丹青琴瑟和”,首次使用活体蝴蝶在葬礼上放飞,寓意逝者张开翅膀破茧重生,让逝者的亲属感动不已。

向遗体三鞠躬,再上前走一圈,是最常见的告别仪式,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逝者办一场与众不同的葬礼,八宝山殡仪馆的个性葬礼策划团队就提供这项服务。葬礼策划和普通的活动策划最大的不同就是时间紧迫,“后事一般都控制在三五天,所以留给我们策划的时间特别少。”董子毅说,逝者去世的第一天,亲属都是蒙的状态,第二天才会想到要办什么样的葬礼。

策划团队会用半天的时间与家属沟通,了解逝者的人生轨迹,对家庭有什么贡献,然后设计大屏幕的相册、告别音乐,撰写主持词。第三天与家属确定方案,第四天布置场地,第五天就正式实施了。

葬礼“雨细丹青琴瑟和”中的逝者是一位退休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这位教师到边远山区支教的经历感动了董子毅,于是他策划了一个短小的人生电影,将家人、学生和支教山区孩子对逝者的思念展现在银幕上。

在葬礼最后,支教的孩子为逝者带来山里的蝴蝶,向逝者告别。如何让蝴蝶在葬礼的现场飞舞?这难不倒这个年轻的策划团队。他们很快从网上找到了活体蝴蝶,“这些蝴蝶寄来的时候都是用报纸夹着,处于睡眠状态,只要一见光就会复活。”于是,在这场葬礼的最后,数十只蝴蝶迎光飞舞,十分震撼。

完成葬礼策划,董子毅还要担任主持。“做葬礼主持,既要疏导家属情绪,也要控制自己情绪,不能把眼泪洒在告别厅里。”董子毅说,一开始做主持,他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说词的时候自己的眼泪哗哗流,但做的时间长了,他明白主持人要引导好家属的情绪,渐渐学会用音量、语速带出感情,在平静的情况下让别人感动。

八宝山殡仪馆推出个性葬礼两年多来,董子毅已经参与策划和主持了20多场个性葬礼和无数场普通葬礼。“我觉得在最后的告别中,说出心中对逝者的爱,是疏解失去亲人的悲痛的最好办法。”

董子毅说,中国的孩子很少对父母说“我爱你”,而在这最后一次告别中,说出来就没有遗憾了。所以在葬礼中,董子毅都会鼓励逝者的亲属上台发言,表达内心对逝者的情感,激发生者对生命的感悟。

佛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葬仪的进行,应该有诵经、念佛等佛事。但在中国现行的佛教葬仪中,出家人只管诵经,却不是葬仪的主体;因为葬仪中的家祭、公祭等仪式,均委由葬仪社派人司礼,佛事反倒成为一种点缀。

正确的佛教葬仪,除了司礼者之外,主体应该是出家的法师为亡者诵经。参与的大众,均应人手一册佛经跟著持诵。持诵的内容,最好是简短的经文及偈颂,例如《心经》、〈往生咒〉、赞佛偈、佛号、回向偈等,不用唱,只用诵;否则,大众无法随唱而无参与感。然后由法师简单地介绍亡者的生平及其为善、利人、学佛等的功德,并做简短的开示-一则度化亡者超生净土佛国;同时安慰、启发亡者的家属、亲友。

至于家祭和公祭,最好同日举行,因为既然已经全体参与葬礼了,就没有必要另外举行;否则,除了拉长葬仪的时间外,只是显示个人和团体的突出感而已。如果要同日举行家祭或亲友、团体的公祭,则应该在正式的葬仪之前举行。佛化的葬仪应该简单、隆重,前后的时间不需超过一小时,最多一个半小时。至于用中西乐队或仪仗等场面,都是虚荣的铺张,此举对于非佛教徒而言,也许有其慰灵的作用;对佛教徒来说,则反而会扰乱亡者一心求生佛国净土。

自古以来,佛教的丧葬并没有一定的制度。但在中国,有关死者未亡之前的弥留,及命终后的沐浴、更衣、设灵位、伴灵、纳棺、出葬、埋葬、做七,乃至百日等,大致都有它固定的仪式。

真正的“面壁者”

上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北大教授邓宏魁是唯一登榜的中国学者。

  邓宏魁和团队对人类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它们能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随后移植到了一名罹患白血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部分经基因编辑的细胞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了近两年且未引起明显副作用。

  很多人对邓宏魁这样的科学家和研究内容只是“不明觉厉”。科学研究面临的压力也确实难为外人道。特别是一些前沿领域研究,很难确定研究的方向对不对,也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资金,甚至花了精力和资金能不能做出成果也不好说。

  像邓宏魁这样能坐得住冷板凳的实验室潜伏者,撑起了我国科技大国的“脊梁”。他们是“大国重器”背后的人,是真正的“面壁者”。

  据媒体报道,邓宏魁曾跟实验室同事讲,你们是想当一流的科学家还是想当别的,得想好了再来。当一流的科学家,就要全身心投入。

  很多人面壁数十年,去世前也没等到投入心血的研究出成果。

  那篇让邓宏魁登榜的研究成果,今年9月11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为通讯作者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教授,是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这项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陈虎教授于今年7月24日因病逝世,没能看到论文的发表。

  1994年,陈虎从法国居里医学院学成归国,着力攻克放射病和白血病。2011年,陈虎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正是陈虎教授带领着团队日复一日地努力,默默无闻地付出,才换来了一批批患者的健康,以及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陈虎逝世后,一个病友在贴吧留言:多少病友的天塌了。

  提起“面壁者”,人们总能想起“深藏功与名”的老一代科学家。在特殊年代,他们或者工作在与世隔绝的戈壁、深山,或者潜伏在不知名的小山村,战天斗地,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做着隐姓埋名的人”。

  本周,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人们送别了半生主持研制“风云一号”卫星的孟执中院士。新华视点微博这样介绍这位老人:孟执中是我国卫星总体和卫星控制技术专家,也是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开拓者之一。1979年起他主持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研制,任总设计师。1988年、1990年风云一号A、B星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研制成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孟执中曾回忆起当年的研究条件:“我刚到的时候没有实验室,也没有一台仪器。我们就住在村子里,农民在这里养猪,人们说我们这群人都住在‘养猪新村’里。”

  其实,除了那些隐姓埋名的科学功勋之外,那些参与了重大科学工程的“螺丝钉”也是“面壁者”。他们中的不少人至今仍鲜为世人所知。

  记者曾采访的四个上海姑娘,就属于这类。20世纪60年代,这四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在青海221厂参与制造原子弹,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姑娘们说,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发布时,厂里有一个工作人员十分惊讶,“我们国家还能制造这么厉害的武器?在哪生产的啊?”

  如今,能证明其中一些人参与了当时制造原子弹的,只剩下一张老照片,或者简历上一句隐晦的话。为了保密,四个姑娘的简历上对这一段工作经历的描述仅是“在西宁市500号信箱工作”。尽管这样,现在“老姑娘”还说:“好汉不提当年勇”。

  如今,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今年我们已经送别了30多位两院院士。“面壁者”的继承人能耐得住寂寞吗?

  在一些重大工程现场出现的年轻身影告诉我们,江山代有“面壁者”出。

在上海有哪些殡葬习俗

1。上海殡葬提早进入地球和提早安全的概念,死者在死后被埋葬在49以内,通常称为葬礼。   

2。老人最适合全葬,即葬在老人生日那天。   这表明死者从出生到死亡已经过去,并且已经停止了。生活中没有遗憾。   

3。在黄色日历中显示的黄道季和乙葬日。一般来说,城市更加吉祥的日子可以为幸存者带来幸福。   

4。上元节是农历的第十五天。这是天上官员加持的日子。在这一天,葬礼的牺牲将得到上帝的祝福。   

5。下一个元宵节是农历的第15天。这是水务官员解决问题的日子。在这一天,丧葬祭将挽救罪恶并挽救生命。   

6。大雪是一年中阳刚出生的时候,就像阳光普照,有句俗话说,太阳和月亮都在唱歌。   今天的葬礼可以带来舒适和发展,以及贵族提供支持的吉祥含义。   

7。大寒节是搬迁坟墓的最佳日子。地球恢复生机,阳气逐渐兴旺,这表明子孙后代正蓬勃发展和吉祥。   冷葬也称为干葬和丧葬。   

8,在冬至前的清明,在葬礼的头7天后八天,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习俗,称为习惯葬礼。 。   

9。冬至是中国24个节气之一,与葬礼没有任何习惯联系。   

冬至是一个安静的假期,冬至开始有一个健康的好时机,冬至补品,春天打老虎。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其托管的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上海市宝兴殡仪馆和上海市益善殡仪馆等4家单位均系上海市民政局所属自收自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本市市区的殡殓服务、火化服务及相关延伸服务。
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沪人社专发〔2009〕45号)和《上海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法》(沪府发〔2004〕4号),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现面向社会招聘有志于投身殡葬服务事业的人才。
一、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踏实。
(三)具有符合报考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四)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所聘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符合报考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招聘岗位、人数及具体条件
岗位具体聘用要求、资格条件等,详见附件《上海市2018年事业公开招聘简章》(以下简称《招聘简章》)。
注:外省市社会人员,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以上(在有效期内)。计算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3日。
三、报名办法和要求
(一)报名时间
2018年7月20日8时——2018年8月3日16时。

(二)报名方式
本次报名采用邮寄的方式,应聘者将报名所需材料以中国邮政挂号信形式邮寄至上海市徐汇区文定路81弄1号楼5楼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 人事教育部收。报名材料电子版同步发送至指定邮箱(fisrjbzp@163.com)。
(三)报名所需材料
1、《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信息表》原件(见附件一)
2、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一张
3、个人户口本复印件(首页和个人页)
4、外省市社会人员个人上海市居住证复印件(正反两面)一张
5、个人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6、个人获得荣誉证书复印件
7、近期正面免冠正装2寸彩色照片两张
报名实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对提交的信息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须作出承诺,如因个人填报信息失真、不符合报考条件产生的影响和后果,由报名者本人负责。
(四)资格审查
每名应聘者限报名应聘一个岗位。考聘工作小组根据收到的应聘材料,按照《招聘简章》中的报考条件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者方可参加笔试。
四、考试方式
(一)笔试
1、笔试内容:《基本素质能力测试》
2、笔试时间和地点:另行具体通知。
3、笔试满分100分。笔试设最低分数线,笔试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具备面试和递补资格。
(二)面试
1、根据笔试成绩,按1∶5的比例组织面试。未进入面试的考生,恕不另行通知。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
2、经笔试、面试后,按4:6的比例计算考试总成绩。
3、本次公开招聘总成绩低于60分者,不具备递补资格,不纳入本次拟录用名单。
五、体检
由中心统一组织,到本市具有体检资质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考生未在规定的时间参加体检,视为放弃。
六、考察
由中心牵头,用人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学习和工作表现等,对考察对象进行资格复审。
七、公示
综合考试、体检、考察结果,确定拟聘人员。对拟聘用人员在21世纪人才网、市民政局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期为7天。
八、其它
应聘人员一经录用,其工资、奖金和社会保险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谢老师
联系电话:64278569
监督电话:64278534
联系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文定路81弄1号楼5楼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 人事教育部
邮箱:fisrjbzp@163.com

上海海葬费用是多少

再过不到一个月,上海市民周先生便将前往吴淞口,并随船将已逝父亲的骨灰撒入大海。
“为了遵照父亲的遗愿为他实施海葬,咱们已经等待了半年多。”他的父亲于2017年夏天逝世,亲人期望能在冬至前后为其海葬,但受气候影响,冬季并没有海葬,于是便预定了本年4月份的海葬时刻。“父亲生前就很喜爱大海,期望咱们能将他的骨灰撒入大海。”他说。

上海海葬费用是多少
上海海葬费用是多少

3月24日,汹涌新闻记者从上海沿海古园举行的“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仪式”上获悉,到2017年末,上海已有4万余具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上海户籍逝者海葬补助规范本年进步至4600元。
不过,跟着参与海葬人数的逐渐添加,当时海葬安排运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闪现。比方:飞行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受气候影响,船次运能与群众需求对立日益突出等问题,海葬者家族的均匀等待时刻仍需半年左右。

上海户籍逝者海葬补助规范进步至4600元
3月24日,以“魂归大海 生命恒远”为主题的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仪式在上海沿海古园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上海市殡葬效劳中心、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主办,上海飞思海葬效劳部和上海沿海古园承办。众多海葬者家族及关怀海葬的市民齐聚沿海古园,一起思念撒海祖先。
“我母亲于2003年逝世后就实施海葬了,咱们已接连11年来参与海葬公祭日活动了。”来自上海徐汇区的沈女士通知记者,母亲在生前就通知他们几个子女,期望自己逝世后可以海葬,为国家节省土地,在子女不同意后,还屡次做子女的思想工作。后来,他们遵照了母亲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入了大海。“母亲的挑选对咱们的影响很大,我今后也会考虑比较节地生态的殡葬方法。”沈女士说。
汹涌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为节省土地资源,促进殡葬改革和推陈出新,上海从1991年开端举行骨灰海葬活动,是全国率先推广海葬的省市之一。来自上海市殡葬效劳中心的数据显现,自1991年3月19日上海举行初次海葬以来,到2017年末,上海飞思海葬效劳部已共计举行了357次海葬活动,共有40520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有33264户家庭、162784人次为海葬者送行。
1999年,上海市殡葬效劳中心建立飞思海葬效劳部,专门受理海葬事务。同年,上海实施海葬奖补政策,对挑选海葬的上海居民,每具骨灰补助家族150元,2007年将补助规范进步到400元,2012年又进步至2000元(1000元用于6名随船家族的车船效劳等费用,1000元直接奖补给家族)。
本年,上海进一步进步了本市户籍逝者骨灰的海葬补助,将每具骨灰的补助规范从此前的2000元进步至4600元。其间,3000元直接补助给逝者家族,别的1600元提供家族参与撒海所乘坐的车、船费(最多6人,包含稳妥等费用,也包含托付海葬部代撒骨灰的费用)。
受气候影响,每年仅三个月可海葬
“受气候影响,现在,上海仅有4月、5月、10月三个月,可以举行海葬活动,而即便在这三个月里,如果遇到不适合海葬的异常气候,也只能改期。”飞思海葬效劳部副总经理刘维斌通知记者,在上海,6月-9月多飓风、雷雨等强对流气候,11月开端便长时间迷雾,一直到3月份开春,气候才会逐渐好转。
为保证飞行安全和削减航次的暂时改动对家族出行带来的影响,现在只能使用4、5、10三个月进行海葬,适航期有限。因而,海葬者的等待时刻,一般需求半年左右。“为便于安排运能,咱们也会建议,上半年逝世的可以预定鄙人半年,下半年逝世的则可以预定在第二年上半年。”刘维斌说。
除了适航期有限,等待时刻较长外,本年来,飞行安全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当时,上海实施的是家族随船出海撒散骨灰的海葬方法,海葬航线主要为吴淞至长江入海口,因为长江口航道布满,各型轮船数量多,跟着航次的添加,保证海葬活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外,因为当时适用海葬的船型主要为客滚船,跟着上海隧桥建造的加快,客滚船只逐渐削减,可以和谐用于海葬的航班总量不足,导致前几年预定参与海葬的等待时刻到达1年以上。不过,近两年,通过优化航次、挖掘余量等,等待时刻已缩至半年左右。
据刘维斌介绍,近年来,跟着市民观念的改动,挑选海葬的也越来越多。“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基本上呈现出线性平稳增长的趋势。”他说,2012年,上海共有2000多具骨灰撒入大海,这一数据到了2017年,已增至3400多具。到现在,2018年的预定海葬量已超越2000,预计全年海葬量将超越2017年。